少来点“其他开支”,多建点农产品冷库
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39岁的农民韩进,举债养羊遭遇瘟疫亏本万元,本指望种六亩多地的卷心菜偿还旧债,供孩子上学,谁知山东卷心菜的价格从他开始种植起就一路下跌,六亩地得赔上万元。旧账未还又添新债,万般无奈下他选择了自杀。他死的那天,卷心菜的价格是8分钱一斤,成本就要3毛。
哀大莫过于心死,韩进用“身死”这个极端的方式来表明“心死”,令人唏嘘。一个勤劳的底层社会人物怀着发家致富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市场的无情大潮所吞没。对于韩进之死,舆论有多种解读,但不论这么说,市场经济有铁的规律,即价格指挥棒在起作用。这起极端事件本身折射出的,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面对“大市场”表现出极度的脆弱。
农产品“卖难”,是一把悬在我国9亿农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告别了普遍短缺的时代,却转为当前阶段性、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的局部相对过剩,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卖难”尤甚。类似“菜贱伤农”的情形,似乎年年都有发生,成为了影响农民增收的一大难题。
对于如何避免韩进式悲剧重演,舆论方面见仁见智,或建议进行更科学合理的产地布局,或指出实现更准确的产销信息收集和发布,或要求更坚定地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或建言开展更有实效的产销推介活动,或呼吁实施更公平的农超对接。一言以蔽之,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看得见的手”要动起来。
农产品“卖难”求解之道千头万绪,一些高度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举措,在我国农业发展的现阶段下,很难毕其功于一役。农民是最讲实际的,“韩进们”最紧迫的现实问题是,蔬菜丰收了,因为卖不掉眼睁睁烂在地里,有没有一种现实办法,迎刃解决这种阶段性、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相对过剩的难题?
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前不久在全国两会上作大会发言时说,蔬菜在收购环节,通过合作社组织收购的比重低,农民没有话语权;物流环节,冷链运输率不足10%,每年水果蔬菜因此损耗700亿元;售卖环节,批发、农贸市场收费繁杂,使菜价在最后一公里猛涨,相对落后的储运方式和加工能力制约了蔬菜产业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这真是切中肯綮。
黄海认为,由于农民建不起冷库,产品要么以低价集中上市,要么积压变质。如果蔬果采摘后在冷库预冷十余小时,可以延长一周的保质期,从而调节上市时间,卖个好价钱,甚至可以把一季的蔬菜卖上一年的时间,使收益大增。——这不正是韩进们梦寐以求的现实之道吗?
国外大多把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公益性设施,政府投资,低收费管理,保本经营。我国的批发市场由企业投资,必须依靠收费获取利润。因此,由政府财政出资建造批发市场和冷库,有助于增加蔬菜储备规模,调剂季节供需,平抑菜价,一举数得,功莫大焉。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既可以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又可以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储藏加工的地位尤为冲突。一般情况下,拥有储藏加工的条件,在市场博弈的地位就比较主动。缓解农产品“卖难”,确保农民利益,从一定意义上说就要掌握储藏权。
黄海指出,我们应该少建点高尔夫球场、高档别墅,腾出土地建一些农产品流通基地和冷库。政府指定优惠的土地、税收、融资政策,必要时在镇、村建立预冷、分拣设施。黄海此番建言,既尖锐又实在。我们经常能听到“砸锅卖铁”的说法,一些地方解决百姓生产生活困难,往往会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解决”。眼下,8分钱的贱价蔬菜都逼出人命了,这铮铮建言是否能警醒一些地方政府呢?
既然农产品批发市场及相应的冷库本质上应归为公益性设施,政府加大投入就责无旁贷了。从经验看,凡事涉公益性投入,地方政府很少有不叫穷的。事实上地方政府向来不缺钱,“三公消费”每年已达9000亿元。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公开报告中,“其他支出”居高不下,有的高达百分之三四十。说穿了,“其他支出”成了“三公消费”的代名词。为避免韩进式悲剧重演计,还是少来点“其他开支”,多建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冷库吧。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标签:
上一篇:中国物流行业发展分析:冷链篇
下一篇:陕西:投资1亿建百座果蔬贮藏冷库